当前位置:首页> 动态要闻> 政务要闻> 文章浏览
5到7月份已出现73个臭氧污染天!三门峡市多措并举强力阻击臭氧污染
发布日期: 2020-07-31 11:43
来源: 三门峡生态环境局

明明看起来是晴空万里,空气质量指数却显示轻度污染;车辆繁忙的街道有时出现淡淡蓝烟,闻起来似乎有刺激性……这些现象,都与臭氧污染密切相关。中科院驻三门峡市跟踪研究小组和环境监测中心监控数据显示,5月1日至7月27日,我市以O3-8h为首要污染物天数为73天,因臭氧污染损失优良天数23天,我市臭氧污染形势十分严峻。


市环境攻坚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治理臭氧主要是治理臭氧的前驱体,也就是VOC和氮氧化合物。相对于发黑发臭的水污染,以及雾霾污染,公众对无色无味的臭氧污染一直“掉以轻心”,但臭氧其实比PM2.5更可怕。


针对目前臭氧污染的严峻形势,我市采取一系列措施全力以赴降低臭氧物质排放:强力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工业炉窑废气提标治理、开展重点行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集中整治和机动车尾气治理、限行淘汰黄标车、加强加油站油气回收监管、加强喷涂企业错时生产监管、在主城区实施机动车限行等措施,对臭氧物质围追堵截,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同时,呼吁广大市民减少汽车使用,积极践行低碳绿色生活方式,为减少臭氧污染做贡献。


据了解,臭氧对人体的危害很多,臭氧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让人头痛、胸痛、思维能力下降,甲状腺功能受损,阻碍血液输氧功能,造成组织缺氧,骨骼钙化,使视觉敏感度和视力降低,引发胸闷咳嗽、咽喉肿痛、哮喘、上呼吸道疾病恶化,功能减弱、肺气肿和肺组织损伤。


市生态环境局空气质量预报平台实时发布24小时环境监测数据,以便公众及时掌握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早做好预防工作。市生态环境局提醒广大市民,午后到傍晚,为臭氧的浓度峰值时段,一般情况下,室外比室内浓度更高,下风向比上风向浓度高。在臭氧浓度较高时,建议尽量减少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