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省生态环境厅通报11月份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三门峡市排名全省第一,获得生态补偿金奖励230万。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要确保完成十三五各项工作任务,为十四五开好头起好步,我市扎实推进水环境攻坚战,牵头制定了2020年全市水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方案,并督促各县市区认真实施;编制分解市直单位水污染防治攻坚责任清单,明确2020年重点攻坚任务,定期调度,定期通报,不定期现场督导,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多次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强力实施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治理项目。投资8725万元实施了6个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治理项目;积极组织谋划入库项目,成功申报3个中央资金项目,共获得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3720万元。全面加强河流断面水质管理。建立河流水质会商制度,实现线上线下环境监管全覆盖,河流水质总体上持续改善。持续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完成了市级和县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评估工作;完成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回头看”工作,推进千吨万人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和规范化建设;推进实施8个千吨万人农村饮用工程,实现饮用水环境问题动态清零。扎实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初步谋划58个项目,实现“三水统筹”。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为着力点,以黄河“清四乱”为突破口,努力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有实”到“有力有为”转变,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今年,我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在全省1-11月份水环境质量月排名中,我市7个国、省控断面水质累计达标率为94.8%,4个月位列全省第一,5个月位列全省第二。11月份,宏农涧河窄口长桥、老灌河三道河均改善2个类别,各获得奖励60万元。我市卢氏县地表水环境质量全省排名第6;陕州区、渑池县进入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进步幅度较大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