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19日我市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各类医疗废物产生量大幅增长,医疗废物处置压力陡然加大。8月25日,三门峡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李勇带队督导医疗垃圾收集和安全处置工作,要求执法人员严防死守,坚决保证我市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环境安全。
疫情暴发至今每日医疗废物产生量约10吨左右,已经远超处置单位的最大处置负荷。随着疫情的发展,预计医疗废物产生量还会持续增多。李勇带领固废、环境监察、一分局、天蓝公司等相关人员赴市医院、黄河医院、湖滨区医院、陕州区医院、电力医院、中医院等六家大型医院、三门峡天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医废产生及处置单位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帮助企业解决疫情期间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检查中发现,除市医院、黄河医院医废管理相对规范外,其他医院均存在统计数据台账不完善、无管理人员值守等问题。同时,对个别医院存在的医废积存现象,现场督促天蓝公司当日内全部收运完毕。
针对医疗垃圾不断增多的情况,该局及时组织天蓝公司、锦荣水泥厂、中丹环保等三家单位现场协调水泥窑协同应急处置医疗废物工作,启动应急处置机制。针对车辆、人员、物资保障、转运路线、处置程序、消毒防疫等重点事项进行了具体安排,组织制定了《三门峡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方案》,定人、定岗、定责,打通整个处置流程,形成闭环管理,确保我市医疗废物全部得到安全、有效、及时处置。
对于下一步工作,李勇要求环境监察监测人员要严密监控涉医疗垃圾处置工作进程,坚决保障所有涉疫情医疗废物全部得到安全处置。一是守好疫情防控后防线。建立完善应急处置机制,调整修订应急处置方案,防止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中发生二次污染。督促处置单位务必按时限要求清运完成各类医疗废物。二是聚焦涉疫医废。督促医疗机构加强涉疫医废管理,严格消毒,专门包装,专门标识。督促医废处置单位进一步加强与定点医院、核酸检测点、隔离点的联系,及时掌握涉疫医废产生情况,主动服务,适当增加定点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收集频次,确保日产日清。三是加强协调督导。对医废处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同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医疗废物及时转运处置,切实保障疫情期间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安全。
撰稿:常虹
编辑:刘轲
审核:沈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