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三门峡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开展汛期水环境风险防范工作,确保水环境安全。
作部署落实到位。进入汛期以来,市生态环境局按照省生态环境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2023年汛期水环境监管工作的函》《关于切实加强汛期水环境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以及三门峡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汛期环境监管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坚持“底线”思维,强化“红线”意识,深入开展汛期水环境风险排查,梳理薄弱环节和短板弱项,保障汛期水环境安全。
水环境风险排查整治到位。一是强化联防联控。加强与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和密切协作,建立健全信息通报、预警会商等工作机制,及时分享气象灾害、水利调节、汛期排水和生产安全事故等信息,科学研判汛期排水和河道水利调度对水环境的影响,在保障汛期水环境安全上形成合力。二是突出重点领域排查。紧盯城乡面源污染、入河排污口、水质异常波动断面、违法违规排污、集中式地表水水源地环境等五类重点问题开展排查,依法及时查处超标排放、偷排污染物等环境违法行为。入汛以来,共出动工作人员400余人次,排查污水处理厂42家次,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8处,发现问题1个,整治完成1个。
应急值守和应急响应制度落实到位。入汛以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和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制度。一旦发生水污染事件,迅速启动应急响应,严格落实“五个第一时间”要求,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开展监测、第一时间开展调查、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消息,采取“空间换时间”等方法妥善处置,最大限度地降低或消除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确保辖区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