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三门峡市生态环境系统召开2023年度工作述职会议,亮成绩、查不足、鼓干劲、谋新篇,为2023年工作画好句号,为2024年生态环境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市生态环境系统全体人员分别在主会场和视频分会场参加会议。局党组书记、局长孟繁昌主持会议,市纪委监委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副组长陈勇到会指导。
三门峡市生态环境系统召开2023年度工作述职会议
局党组书记、局长孟繁昌主持会议
市生态环境系统全体人员分别在主会场和视频分会场参加会议
会上,7个分局和15个科室负责人就2023年度工作完成情况、工作亮点、不足之处以及2024年工作谋划等方面进行述职汇报,并接受现场点评。述职过程中,大家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现场点评直面问题、客观公正,总结成绩准确实在,分析问题深刻到位,目标承诺切实可行,体现了生态环境队伍良好的素质和精神风貌。最后,根据汇报情况,会议对各分局、各科室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测评。通过述职评议,全系统总结成绩、学习长处、检验作风、理清思路,为2024年全面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打下了坚持基础。
会议指出,2023年,全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书写建设美丽三门峡新篇章,生态环境保护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继2017年之后,空气质量三项主要指标PM2.5、PM10和优良天数比例再次全部完成年度目标,全年优良天数267天,比去年同期增加22天,PM10浓度70.39ug/m3,PM2.5浓度41.55ug/m3,排名全省前4,稳居全省第一梯队;卢氏县连续四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1-12月,全市河流水质断面月累计达标率95.6%,优良水体比例100%,天鹅湖、洛河(卢氏段)成功创建首批省级美丽河湖,义马市、湖滨区被评为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实现95%以上,5个地下水国考点位水质保持稳定,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5%。
孟繁昌在总结中强调,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市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不够牢固,生态文明建设还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仍存在各种各样的差距和不足。
孟繁昌要求,对于2024年工作,要从九个方面抓重点求突破,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抓问题整改。重点抓好黄河流域、矿山问题整改。继续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加强后续监管,针对性开展实地督导,严防问题反弹。二抓重污染天气管控。坚持定期会商研判,加强监管、开展巡查,指导企业精准落实减排措施,最大限度削减污染峰值。三抓黄河水质和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进一步强化水环境管控,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指导和帮扶,高质量完成2024年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卢氏段水质安全保障区环境管理,确保水质安全。四抓医废处置审计整改。建立健全审计反馈问题台账,分阶段和持续整改问题要一跟到底,不折不扣完成整改任务。五抓农村污水治理。有序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扎实做好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进一步提升已建成农村污水设施运行效率,以县域为单位建立农村污水建设运行维护一体化机制。六抓开发区污水处理。推动提升工业园区污水收集效能,强化工业园区环境风险防范。七抓重金属污染防治。推进重金属污染物排放许可管理。推动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和涉重金属历史遗留问题治理。加大涉重金属企业监督执法力度。八抓无废城市建设。整体推进我市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和建筑垃圾五大类固体废物的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处置和精细化管理。九抓从严执法。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任务,加强对污染源的执法监管,为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供坚强法律保障。
孟繁昌要求,2024年,全系统要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扛牢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13561”工作布局和“新河文山农”五篇大文章,聚焦现代化三门峡建设十个突破方向,坚持“十拼”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为现代化三门峡建设贡献环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