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通报2020年12月份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结果,三门峡市在省辖市水质排名全省第一!获得省生态补偿奖励资金260万元。2020年,在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月考核中,三门峡市有5个月排名全省第一,共获得生态补偿奖励资金1410万元。
2020年,三门峡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部署要求,科学谋划、精准施策、统筹推进、强化措施,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污染防治攻坚冲刺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做好全市县级以上地表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排查整治工作。开展市级和县级地表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专项整治和规范化建设,42个环境问题全部整治完成。完成渑池县西段村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和卢氏县县城三个地表水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持续巩固整治成果,完成了市级和县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评估和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勘界工作。二是加强饮用水环境管理。开展“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管理,确保饮用水绝对安全。加强市县联动,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日常环境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已整改问题死灰复燃。积极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并规范管理,推进规范化建设。每月定期监测、评估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并在三门峡市生态环境局网站公开。三是严格环境准入。按照规划环评的要求,严把产业政策、环境准入条件、行业规范、排放标准等要求。辖区内8个产业集聚区规划环评全部通过了审批。四是全面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完善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和在线监控设施,提升市级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水平,强化企业日常监管,确保COD和氨氮等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
去年,我市围绕水环境排查整治,着力提升水环境质量。立足综合治理,全力推进水生态修复。谋划实施黄河18条主要支流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二仙坡苹果基地等3个国家级标准生态示范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1平方公里;推动青龙涧河等4条水系连通,实现城市生态水系良性循环。
去年,我市国、省考核的7个地表水断面水质年均值以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达到“双100%”。12月份,我市获得省生态补偿奖励资金260万元,其中宏农涧河窄口长桥、老灌河三道河、洛河洛河大桥均改善2个类别各奖60万;涧河渑池吴庄改善2个类别奖20万;三门峡水库、淇河上河均改善1个类别各奖3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