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动态要闻> 政务要闻> 文章浏览
三门峡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取得好成绩
发布日期: 2021-01-18 09:54
来源: 三门峡生态环境局

三门峡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取得好成绩。2020年,三门峡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达标率保持100%。2020年,全市7个国控、省控考核断面水质累计达标率为95.2%,年均值达标率为100%,在全省1-12月份水环境质量月排名中, 5个月位列全省第一,5个月位列全省第二,总体排名全省第一位。国控、省控考核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为85.7%,高于省定70%的目标要求,无劣Ⅴ类水体。获得省级生态补偿金净奖励1410万元。

该局高度重视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也一直坚持把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勘界立标工作全部完成。我市开展了饮用水源地区划调整工作饮用水水源地调整,目前,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和勘界立标工作全部完成。随着三门峡城市构架和城市供水结构的变化,水源运行调度方式、取水口及水井数量等各方面因素均已发生变化,水源供需平衡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与城市发展的冲突日益凸显。为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群众用水安全,三门峡市结合当前城市用水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了饮用水源地区划调整工作。2019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划定调整取消部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通知》(豫政文【2019】162号),其中涉及三门峡市饮用水源保护区调整共5个、取消共6个。


二是标准化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我局强力推进全市70个市、县和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管理,全力保障群众饮用安全。保护区调整后,我局立即按规范要求组织实施了保护区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在保护区边界、主要拐点、人群活动密集处等设置各类标识标牌。目前,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标准化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三是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回头看”工作。2020年,我局联合水利部门,开展了县级以上地表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环境问题整治"回头看"工作,发现一处、整治一处,实现“动态清零”。完成了全市8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源地“划立治”工作;完成了4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工作。


四是积极谋划项目。组织县市区申报中央资金项目5个(其中卢氏县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源头淇河流域良好水体生态保护等3个项目获得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3720万元)。安排市级生态补偿金136.35万元,补助到县(市、区)政府用于饮用水水源地防护网、警示牌和环境问题整治等工作。